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这是一个纯西医诊断的疾病,中医治疗却有着较好的疗效。由于患者多因为有皮肤粘膜的出血表现前来就诊,传统中医常将此病归属“血症-紫癜”的范畴。随着血常规检测技术及健康体检的普及,很多患者就诊时并无出血表现,如:皮肤紫癜、粘膜出血点、齿龈出血、月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而是因为多次检查血常规发现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
现代医学认为:ITP是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引发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体内产生破坏自体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以及损害自体骨髓巨核细胞的血小板再生功能,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生成减少。换言之,自体免疫紊乱是“本”,血小板计数减少是“标”,紫癜及其他出血表现是“外象”。有些患者,尽管血小板计数很低,甚至低于20×10E9/L,也可以没有出血表现。只是因为通过血液检测到血小板计数低,才推测其发生出血的风险高。然而,血小板计数与出血风险,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骨髓检查结果发现:多数I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但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几乎缺如。从而认为,这个自身免疫紊乱,不仅表现在自身抗体破坏循环血液中的自体血小板,同时也影响到巨核细胞生产血小板的环节。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的原因何在,目前尚不明确。是否这是人体自我代偿的一种反应呢?即:血小板破坏增多,体内反馈调节,巨核细胞生成增多,但最后成熟过程又遇到障碍,最终实际生产血小板依然减少。
多数患者,血清抗血小板抗体(PAIgG)或抗核抗体(ANA)及其它自身抗体,多为阳性结果,且多呈现高滴度。从而支持:患者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大量的自身抗体,与自身血小板上的抗原位点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激活自体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膜结构,导致血小板破碎,或在脾脏及其他网状内皮系统被清除。也就是说,血小板被破坏,必须经过抗原抗体结合、补体参与、免疫损伤等系列反应。发生反应需要“能”,反应发生又产生“能”。“热”是“能”的表现形式之一。这又使我联想到中医“热”的概念。而这个“热”应该是“血分之热”。
联系我们
微信:18863309851
手机:18863309851
门诊地址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城区维徐路313号-维徐路烟草专卖店斜对过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紫癜的治疗 | 联系我们 | 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 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 儿童过敏性紫癜 | 小儿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饮食 | 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 | 紫癜性肾炎 | 小儿紫癜性肾炎 | 紫癜性肾炎怎么治疗 |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紫癜肾治疗 | sitewmap.txt | gmxzd.xml
Copyright © 2005-2021 润生堂五世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 - ICP备案:苏ICP备13003243号-2 sitewmap.html
提示: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就诊请遵医嘱。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