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辩证分析
发布:wszy    时间:2005/06/09 9:0:0

  现代医学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病毒感染或其他因素,引发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体内产生破坏自体血小板的自身抗体,以及损害自体骨髓巨核细胞的血小板再生功能,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生成减少。换言之,自体免疫紊乱是“本”,血小板计数减少是“标”,紫癜及其他出血表现是“外象”。有些患者,尽管血小板计数很低,甚至低于20×10E9/L,也可以没有出血表现。只是因为通过血液检测到血小板计数低,才推测其发生出血的风险高。然而,血小板计数与出血风险,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骨髓检查结果发现:多数ITP患者的巨核细胞数量异常增多,但产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几乎缺如。从而认为,这个自身免疫紊乱,不仅表现在自身抗体破坏循环血液中的自体血小板,同时也影响到巨核细胞生产血小板的环节。巨核细胞数量增多的原因何在,目前尚不明确。是否这是人体自我代偿的一种反应呢?即:血小板破坏增多,体内反馈调节,巨核细胞生成增多,但最后成熟过程又遇到障碍,最终实际生产血小板依然减少。这使我联想到中医“气”的概念。细胞成熟需要动力。缺乏动力,细胞成熟障碍。

  多数患者,血清抗血小板抗体(PAIgG)或抗核抗体(ANA)及其它自身抗体,多为阳性结果,且多呈现高滴度。从而支持:患者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大量的自身抗体,与自身血小板上的抗原位点结合,在补体的参与下,激活自体免疫反应,破坏血小板膜结构,导致血小板破碎,或在脾脏及其他网状内皮系统被清除。也就是说,血小板被破坏,必须经过抗原抗体结合、补体参与、免疫损伤等系列反应。发生反应需要“能”,反应发生又产生“能”。“热”是“能”的表现形式之一。这又使我联想到中医“热”的概念。而这个“热”应该是“血分之热”。

  西医对ITP的治疗手段是免疫抑制,首选标准化的糖皮质激素,约九成患者敏感,七成患者可获得长期疗效。对激素不敏感或无效者,次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甲氨碟呤(MTX)、环磷酰胺(CTX)、长春新减等。应急处理时,则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实施免疫封闭。以上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和疗效不确定性。因此,通常认为:如果血小板计数高于50×10E9/L,并无明显出血表现,或其他适应证,则主张动态观察病情,定期复查血小板计数,暂不予以免疫治疗。如有明显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E9/L,或无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E9/L,则多认为应及时予以免疫治疗。

  对本病中医辩证的认识

  中医强调辩证施治,“证”是关键。对有明显皮肤出血表现的ITP患者,文献中多将本病归属“血证-紫癜”,有“血热妄行、气虚失摄、阴虚火旺、瘀血阻络、肝肾亏虚、脾肾亏虚”等证型分类。笔者认为,这是基于对“出血及相关症候群”的辩证分析,并无不妥。

  但是,对于那些仅在化验检查时发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并无其他异常表现的患者,要通过“症候群”辨证分析,是困难的。多次检测血小板计数减少,是ITP诊断的关键。笔者认为,对本病的辩证,应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古时科技不发达,对血细胞、抗原、抗体等微细物质缺乏手段观察,并非古人排斥现代科技。

  从增多与减少的关系看,增多属“阳”、“实”,减少属“阴”、“虚”。长期血小板减少,似乎可归属“阴”、“虚”的范畴。阴虚,与内热,有着一定的关联。再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自身免疫反应,自身抗体破坏自体血小板所致。免疫反应的启动与全过程,均离不开“能”和“热”。虽然自然科学中的“能”与“热”的概念,与中医抽象的“热”概念有着本质区别。但是,笔者认为,中医的概念,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产物,在特定条件下“抽象”又在“具体”中再现。这个“内热”,与自身免疫反应,就有着必然的联系。自身免疫反应被抑制,血小板被破坏就少,血小板计数就可以升高,这是现代医学的治疗机制。中医之“清热、凉血”,毒副作用甚微,能否达到类似的疗效?

  笔者认为,本病有“内热”,且位于“血分”,并非“热邪入血分”,而是“热源自血分”,乃“血分之内热”。基于条件所限,尽管缺乏实验研究的支持,但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坚持用“犀角地黄汤”为基本方治疗本病的收效,推论得到初步验证。

  在辩证分析中,还应该注意到“气”的问题。ITP血小板减少的又一重要原因,是骨髓巨核细胞的成熟障碍,产小板巨核细胞缺如。西医也曾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如:IL-11,收效甚微。中医认为,“气”生命运动的源动力。细胞的生长发育,同样离不开“气”。尽管笔者依然无法通过实验研究求证,但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个人的体会是:在“犀角地黄汤”凉血基础上,辅以补气,疗效更加,对血小板计数稳定和升高都有利。尽管补气是否就作用于巨核细胞生长发育环节,目前只是一种猜测;但是,从多个方面看,益气应该作为凉血的辅助,而不应局限于对“气虚”传统方式的辩证分析。

  ITP是西医诊断,关键依据是血小板计数。因此,对本病的辩证,应建立在“辨病”的基础上,也离不开血小板计数的检测。辩证分析,也离不开现代医学有关病机的认识。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是本病的根本,也是“血分内热”产生的根源。“益气”,不仅是考虑到生血,而且也综合考虑到统血、摄血、健脾、行经等。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紫癜的治疗 | 联系我们 | 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 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 儿童过敏性紫癜 | 小儿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饮食 | 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 | 紫癜性肾炎 | 小儿紫癜性肾炎 | 紫癜性肾炎怎么治疗 |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紫癜肾治疗 | sitewmap.txt | gmxzd.xml

 Copyright © 2005-2021 润生堂五世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 - ICP备案:苏ICP备13003243号-2 sitewmap.html

提示: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就诊请遵医嘱。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Baidu Map - rss - RRS - Sit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