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发布:wszy    时间:2005/06/09 9:0: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诊断方法?紫癜是发生在皮肤下的出血,俗称青斑、瘀斑。一般不高出皮肤,初起为鲜红色,压之不褪色,逐渐变成暗红色,慢慢颜色变浅而消失,大多无痛无痒、无发热。它可能是普通出血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并发症状,如白血病、再障、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严重肝病的晚期表现,但最为常见的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次是血管因素所致的紫癜。除非有新的皮肤出血,一般紫癜在1-2周吸收消失。紫癜病为中医病名,是指因先天禀赋因素或邪毒遏脉络,或因病久脾虚不摄等,使血溢脉外,以皮肤粘膜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出血类疾病,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出血点、瘀点、紫癜、瘀斑,较重时常可有重要脏器的出血,如呕血、咯血、尿血、便血,或颅内出血,危及生命。

  详细了解请看: 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有哪些?一、多次化验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二、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三、脾脏不增大或仅轻度增大。四、以下5点中应具备任何一点; 1、强的松治疗有效。 2、血小板寿命测定缩短。 3、切脾治疗有效。 4、PAIgG增多。 5、PAC3增多。

  一般来说任何原因引起的皮肤出血都可出现紫癜,但常见的紫癜性疾病一般有3种,包括单纯性紫癜(血管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原发性/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别是由于血管脆性增高、过敏反应致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血小板低下所致。前两者多不伴血小板的低下,单纯性紫癜的患者几乎均为中青年女性,她们的病史较长,且没有其他部位的出血。而过敏性紫癜的患者,则有过敏病史,发病后可伴有关节肿痛、腰痛、腹痛,尿液检查可发现尿中有红细胞及蛋白增高,严重者有肾功能损害的表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以皮肤出血为主要表现,患者同时可有齿龈渗血、鼻衄,重者有消化道出血甚或颅内出血。当然,最终的诊断需要行血常规、骨髓穿刺检查后方可得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诊断方法?通过上文大家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诊断应该有所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多注意自己身体健康情况,如果有发现以上症状要及早的治疗,不要耽误病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文章来自:http:www.runshengtang.com.cn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紫癜的治疗 | 联系我们 | 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 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 儿童过敏性紫癜 | 小儿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饮食 | 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 | 紫癜性肾炎 | 小儿紫癜性肾炎 | 紫癜性肾炎怎么治疗 |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紫癜肾治疗 | sitewmap.txt | gmxzd.xml

 Copyright © 2005-2021 润生堂五世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 - ICP备案:苏ICP备13003243号-2 sitewmap.html

提示: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就诊请遵医嘱。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Baidu Map - rss - RRS - Sit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