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发布:wszy    时间:2005/06/09 9:0:0

  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少见但病死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多发生于深部组织,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对于血管瘤巨大的患者来说,要减轻手术危险性,应在术前依据血小板减少程度不同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控制血管瘤,使其缩小或根除,控制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异常。

  1、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干扰素、血管瘤硬化剂等可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防止出血和提高血小板。

  2、放射治疗:放射线照射血管瘤局部可使其明显缩小,一般情况下每次照射25.8mc/kg(100伦琴),每周2~3次,总量不超过516mc/kg(2000伦琴),多数病人可在放疗6~7次以后见效。

  3、固体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能产生低温,使血管瘤冰冻、坏死和萎缩,可根据血管瘤形状,在表面敷上一块相应大小的二氧化碳霜10s左右,每周或隔周1次。

  4、抗凝治疗:凝血机制异常所致的出血患者可使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如病情较为严重,可在肝素抗凝基础上输注新鲜血液以补充凝血因子。

  5、输注血制品:对于出血量大、血小板降低显著的病患,可输注血小板悬液、浓缩红细胞等血液制品。

  

| 首页 | 关于我们 | 紫癜的治疗 | 联系我们 | 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过敏性紫癜的症状 | 过敏性紫癜怎么治疗 | 儿童过敏性紫癜 | 小儿过敏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的饮食 | 过敏性紫癜中医治疗 | 紫癜性肾炎 | 小儿紫癜性肾炎 | 紫癜性肾炎怎么治疗 | 紫癜性肾炎的症状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紫癜肾治疗 | sitewmap.txt | gmxzd.xml

 Copyright © 2005-2021 润生堂五世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 - ICP备案:苏ICP备13003243号-2 sitewmap.html

提示: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治疗的依据,就诊请遵医嘱。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 Baidu Map - rss - RRS - Site Map